塑料注射模具之耐磨板加工

在塑料注射模具制造领域,耐磨板加工是一项至关重要的工序。其核心目的在于有效减少滑块运动过程中产生的摩擦,保障滑块能够平稳顺畅地运动,进而显著提升塑料注射模具的整体使用寿命,为模具的长期稳定运行提供坚实保障。

耐磨板类型及位置关系

塑料注射模具所配备的耐磨板主要分为两种类型,即底部耐磨板和背面耐磨板。这两种耐磨板在模具中各自承担着独特的功能,且安装位置和作用对象有所不同。

底部耐磨板相较于模板要高出 5mm,它被稳固地固定在模板之上,并且直接与滑块发生接触。这种设计使得底部耐磨板能够在滑块运动时,承受滑块与模板之间的摩擦力,通过自身的耐磨特性,减少模板的磨损,从而保护模板的结构完整性。

背面耐磨板则比滑块高出 0.5mm,它固定安装在滑块上,与楔块直接接触。在模具的工作过程中,背面耐磨板能够缓冲滑块与楔块之间的相互作用力,降低两者之间的摩擦损耗,确保滑块与楔块的配合精度,保障模具的正常开合模动作。

耐磨板尺寸规格

耐磨板的高度通常处于 8mm – 10mm 的范围之内。这一尺寸范围是经过长期实践和优化得出的,既能保证耐磨板具有足够的强度和耐磨性,又不会因尺寸过大而增加模具的整体重量和成本,同时也不会因尺寸过小而影响其耐磨效果和使用寿命。

耐磨板接触面积与分割原则

耐磨板与滑块之间的接触面积有着严格的要求,必须大于 80%。较大的接触面积能够使耐磨板更均匀地承受滑块运动时产生的摩擦力,避免局部应力集中,从而有效延长耐磨板的使用寿命。

然而,当滑块的尺寸过大时,为了保证耐磨板与滑块之间能够保持良好的接触状态,同时便于加工和安装,会根据滑块的具体尺寸,将耐磨板分割成几个较小的板块。这种分割方式不仅能够满足大尺寸滑块的使用需求,还能提高耐磨板的加工精度和装配质量。

耐磨板材料及处理要求

耐磨板通常选用 SK – 3 材料,这种材料具有优异的耐磨性能和机械性能,能够满足塑料注射模具在长期使用过程中的耐磨要求。但需要注意的是,SK – 3 材料在使用前需要进行预热处理。预热处理可以改善材料的内部组织结构,提高材料的韧性和可加工性,减少加工过程中产生的内应力和裂纹,从而确保耐磨板的加工质量和使用性能。

总之,塑料注射模具耐磨板的加工涉及多个方面的要点和规范。从耐磨板的类型选择、尺寸规格确定,到接触面积控制、分割原则应用,再到材料选用和处理要求,每一个环节都紧密相连,共同影响着耐磨板的性能和模具的使用寿命。只有严格按照这些要点和规范进行加工,才能制造出高质量的耐磨板,为塑料注射模具的稳定运行提供有力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