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注塑模具的热/冷成型工艺里,加热介质的选择至关重要,它直接影响着模具型腔温度的精准控制,进而决定成型产品的质量。而评判选择合适与否的主要标准,便是注塑模具表面的温度。基于此,制造商在挑选加热介质时拥有多种备选方案,以下将逐一分析。
热水:简单低成本的优选
热水作为加热介质,有着显著优势。它通常所需设备投资最少,在多数情况下,模具设计无需任何修改。模具中现成的冷却通道就能直接用来循环热水,轻松使型腔温度达到预期水平。这种利用现有资源的方式,让使用热水成为一种极为简单且低成本的选择,尤其适合对成本较为敏感且模具结构无需复杂调整的生产场景。
热油:高传热能力的适用之选
热油作为加热介质,突出的优点在于其较高的传热能力。该油能够被加热至320°C(608°F),这一特性使其非常适用于PEEK或高碳聚合物等特种聚合物的成型加工。在实施方面,热油加热相对容易,设备成本也相对较低。不过,虽然模具中现有的冷却通道可在开发阶段或原型制作时用于油循环,但生产模具由于需要专用的加热和冷却通道,所以必须对模具进行一定程度的改造,以满足热油循环的需求。
蒸汽:大体积零件生产的效益之选
在众多可用技术中,蒸汽加热有着悠久的应用历史,为大多数应用场景提供了最大的经济效益,尤其在大体积零件的生产中表现卓越。蒸汽输送热能的能力极强,是水的6倍以上,更是油的18倍,这使得总循环时间比其他液体介质快得多。而且,蒸汽加热可达到的温度略高于用水加热所能达到的温度,能有效提升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是大体积零件规模化生产的理想加热介质。
感应加热:精准高效的新兴之选
电磁感应作为加热介质,是热/冷成型技术的最新突破。该技术具有诸多先进特性,它允许对模具型腔不同部位的温度进行精确控制,能够实现温度的精准变化、极快的温度循环以及相对较高的最高温度(>200°C,400°F)。这种精准且高效的加热方式,为对温度控制要求极高的高端产品成型提供了有力支持,代表着未来注塑模具加热技术的发展方向。